子雲老師教擬答3
題目:
一個運作良好的官僚科層組織必須能落實功績制(merit system)。請問功績制的主要原則與內涵為何?我國政府目前推動之功績制,所遭遇的障礙或不足之處有那些?試說明之。【105地特三】
擬答:
一、答題方向
先思考功績制的歷史背景為何,從歷史背景聯想到其核心精神,其實就是公務員的一生,最後思考功績制在我國應用的缺失。
二、架構安排
功績制的發展脈絡(前言),功績制的核心精神(一),功績制在我國實踐上的不足之處(二)。
三、參考擬答
(一)功績制的內涵
美國在南北戰爭後,快速邁入工業化時代,隨著聯邦政府的日益複雜及更為精細的分工,故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來執行工作,政府職位不應只根據忠誠和政黨分贓的方式來分配,而需「用人唯才」,亦即文官必須具備知識、能力來讓民眾信任。
(二)功績制的原則
1.文官的篩選是才能取向與公平的考試競爭
揚棄分贓制度,文官必須具備專業知識及能力,其篩選必須透過公平且具有效度的考試來進行。
2.同工同酬並獎勵績效優良者
文官的考績不僅必須能夠忠實反映其平時工作表現及專業能力,且員工之工作內容必須符合其本身所領取之報酬。
3.取優汰劣
留住優秀的專業人才並汰除不適任之人。
4.防止不當分贓並以制度確保文官不受政治迫害
防止政治人物不當的分贓、酬庸,並立法以制度來保障專業文官不受政治力影響。
(三)我國政府目前推動之功績制,所遭遇的障礙或不足
1.在考試競爭方面
我國之公務員考試制度普遍存在著著重「信度」而忽略「效度」,亦即在我國現行考試制度之下,其公平性無庸置疑,但此種考試制度是否能篩選出「專業能力」以及「適合」於擔任文官之人才,尚有疑義。
2.在考績方面
我國考績制度仍存在著「老鳥優於菜鳥」或「輪流甲等」的陋習,而無法真實反映出公務人員整年度工作上的努力及本身的專業能力,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國的考績制度上缺乏讓主管打考績時「真實評量」的誘因,再加上人與人之間相處或多或少有「人情」的問題,使大部分主管並不願意得罪較資深之公務員,而造成此種現象。
3.在取優汰劣方面
在「取優」部份,我國的公務人員升遷制度仍然與「年資」習習相關,而專業能力考量往往居次;在「汰劣」方面,我國對公務人員的保障相當充分,除重大犯罪或心神喪失外,公務人員幾乎不可能被汰除,這使不適任之公務人員幾乎沒有退場機制。
4.在確保文官不受政治力介入方面
我國雖然有「行政中立法」,但僅系規範公務人員於執行職務時應保持政治中立,然於公部門實際運作上,仍不免有許多「政治力」介入,例如民意代表關說即是最好的例子。
四、延伸思考
功績制為我國人事行政發展的重要制度,看到本題同學必須思考我國人事行政發展的特色及未來趨勢為何。
你,學會了嗎?
#子雲老師 #國考 #行政學 #擬答 #功績制